原標題:聲音 | 麻省理工校長刊文:中國不是那種國家,美對華政策犯了錯
美國單方麵挑起貿易戰,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損害,相關政策在美國國內也引起一些學者的不滿。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8月8日刊發題為《China’s Challenge Is America’s Opportunity》(《中國的挑戰就是美國的機會》)的評論文章,作者為麻省理工學院校長L。 Rafael Reif。文章指出“如果認為靠咄咄逼人的防禦措施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中國的技術成功——或者確保美國自己的技術成功,那就錯了。”(It would be a mistake to think that an aggressive defense alone will somehow prevent China’s technological success — or ensure America’s own。)
L。 Rafael Reif分析認為,中國並不是一個主要通過抄襲他人想法,並以低成本快速生產來實現繁榮的創新失敗者。中國正在科技關鍵領域積極進取,努力取得領先地位。
然後他用兩段文字列舉了中國的科技成就:在量子計算方麵,中國的阿裏巴巴正在與穀歌爭奪實現“量子霸主”的技術裏程碑。在5G技術方麵,全球三大巨頭分別是芬蘭的諾基亞、瑞典的愛立信和中國的華為,後者在研發方麵的支出超過兩個競爭對手的兩倍半。中國設計和建造的“複興號”在世界日常運行的高鐵中速度是最快的。中國在移動支付、麵部識別和語音識別等領域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企業充分利用了他們的先進算法,以及在規模和數據訪問方麵的優勢。中國還在生物技術和外層空間等重要研究領域進行大膽的國家投資,並直接支持初創企業,招聘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中國擁有無與倫比的能力,能夠迅速推動先進技術產品的大規模生產,並迅速將創新推向市場。
對此,L。 Rafael Reif提出,“如果我們(美國)想要繼續保持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國家,或最先進的國家之一的地位,就應該加倍發揮我們的優勢,使得這一願景成為現實。” 例如,為了利用美國一流的人工智能研究人才,需要一種有助於建立美國納米技術實力的長期規劃;還需要重新審視行業-大學-政府這一合作夥伴關係作為早期研究領域戰略合作投資的機製等。
L。 Rafael Reif最後強調,作為一個國家,美國需要將重點從僅僅對中國的行動做出反應,轉變為建立一個有遠見的國家戰略,以保持美國在科學和創新方麵的領導地位。“如果我們對中國的雄心壯誌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把我們所有的大門加上雙重大鎖,我相信那隻會把我們禁錮在平庸之中。但如果我們美國人尊重中國,把中國視為一個新興競爭者,有著許多我們可以借鑒的優點,這種觀點將激勵美國做到無與倫比地最好。”
責任編輯:霍宇昂
"英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創25年新高:財政紀律與債務壓力的博弈能否平衡未來風險?
抖音小店爆單了怎麽下單?爆單後的處理流程是什麽?
半導體行業12月份月報:AI大模型和端側應用持續落地,芯片價格持續低迷或展示供給依然充裕
放量深V!美的集團領漲“漂亮50”,A50ETF華寶(159596)觸底回升,換手率斷層領先!資金連續2日加碼!
光大銀行:將於2月20日派發2024年中期股息
英偉達宣布推出一係列新芯片、軟件和服務 亞洲芯片股應聲上漲